EPP是發泡聚丙烯的縮寫(Expanded polypropylene),是一種新型泡沫塑料的簡稱。EPP是聚丙烯塑料發泡材料,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高結晶型聚合物/氣體復合材料,以其優越的性能成為增長較快的環保新型抗壓緩沖隔熱材料。EPP還是一種環保材料,可回收再利用,可以自然降解,不會造成白色污染。
性能及用途
EPP比重輕、彈性好、抗震抗壓、變形恢復率高、吸收性能好、耐油、耐酸、耐堿、耐各種化學溶劑、不吸水、絕緣、耐熱(-40~130℃),沒有毒無味,可100%循環使用且性能幾乎毫不降低,是真正的環境友好型泡沫塑料。用EPP珠粒在成型機的模具中可模塑成各種不同形狀的EPP制品。
EPP廣泛應用在汽車上,如保險杠芯材、防撞塊、頂棚等內襯件,車門填充、頭枕、遮陽板等,可節省油耗又提高了乘客的安全系數。
EPP在包裝行業已廣泛應用,如電子產品、醫療器械等,尤其在出口產品的包裝上,應環保的要求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包裝物。由于其沒有毒又耐溫性高,在食品包裝和微波加熱上也被廣泛應用。
生產方法
(一)釜內浸漬法
把PP小珠粒放入釜內在溫壓下用丁烷浸泡,然后突然降溫降壓使其膨脹發泡,這種方法說起來簡單實際相當復雜,只有日本公司掌握,據說投資很大且不轉讓技術。日本JSP和Kaneka公司在無錫、蘇州建有工廠,保密十分嚴格。釜內浸漬法所用的PP小珠粒一般都是用拉條冷卻法生產,產量低又麻煩。
(二)擠出法(德國)
把高熔體強度PP及成合劑等投入擠出機內,熔化后加入發泡劑(如丁烷),使其充分分散均勻,再經過冷卻從??讛D出,由于突然降壓而發泡,及時切斷成小珠粒,加之急冷而定形。三年前成都浦江市進口德國Berstirof公司一條產量80Kg/小時的珠粒生產線花費1000萬元,至今試車尚未成功。
生產原理
一般EPP珠粒先要在載壓罐內載壓(即使珠粒內充入壓力的空氣),然后用壓縮空氣經噴槍注入到EPP成型機的模具內,通入蒸汽使EPP珠粒進一步膨脹并表面熔接到一起而成型。冷卻后模具再經過溫度下穩定化處理,即得到EPP產品。
EPP的原料
所用的不是一般的聚丙烯(PP),而是高熔體強度聚丙烯(HMSPP)。
一般PP的分子是素狀的(既無枝叉)需要經過后處理,使其分子變成枝叉狀的俗稱PP接枝(一般的接枝會發生降解,達不到使其具有高粘性高熔體強度的目的)。已知有北歐化工、巴賽爾可生產HMSPP。
浙公網安備 33052202000527號